錫安主義對於以色列的建國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和極其深遠的影響, 不但以色列的國旗衍生自錫安主義運動的旗幟, 就連以色列的國歌也是採納錫安主義運動的代表歌曲<<希望>> (希伯來文 הַתִּקְוָה, “HaTikvah”, The Hope).

<<希望>> 的歌詞取自猶太詩人拿弗他利·赫賽·伊姆貝爾 (Naphtali Herz Imber) 在1886年所寫的詩<<我們的希望>> (希伯來文 תִּקְוָתֵנוּ, “Tikvatenu”, Our Hope), 歌曲部分則是由羅馬尼亞猶太移民撒母耳·柯恩 (Samuel Cohen) 在1888年譜曲而成, 借用了羅馬尼亞傳統民謠 Carul cu Boi” (Cart and Oxen) 的曲調. 同樣的曲調也被捷克作曲家史麥塔納 (Bedřich Smetana) 用在他的交響詩 <<我的祖國>>(Má vlast) 裡.

<<希望>>一曲問世以來, 很快地受到早期錫安主義運動者的熱烈歡迎. 1897年在瑞士的巴賽爾召開的第一屆錫安主義代表大會 (the First Zionist Congress), 來自各國的代表同聲高唱<<希望>>一曲, 以後歌唱<<希望>>就成了每年的錫安主義代表大會的傳統, 並且在1933年正式通過<<希望>>是錫安主義的代表歌曲.

當以色列於1948年宣布建國時, 世界各地的猶太人不約而同都齊聲高唱<<希望>>一曲, 此後<<希望>>就成了以色列實質上的國歌. 有趣的是, 直到2004年以色列政府才正式宣布以色列的國歌是<<希望>>.

希望的歌詞

希伯來文

כֹּל עוֹד בַּלֵּבָב פְּנִימָה
נֶפֶשׁ יְהוּדִי הוֹמִיָּה
וּלְפַאֲתֵי מִזְרָח קָדִימָה
עַיִן לְצִיּוֹן צוֹפִיָּה

עוֹד לֹא אָבְדָה תִּקְוָתֵנוּ
הַתִּקְוָה בַּת שְׁנוֹת אַלְפַּיִם
לִהְיוֹת עַם חָפְשִׁי בְּאַרְצֵנוּ
אֶרֶץ צִיּוֹן וִירוּשָׁלַיִם

中文意譯 (資料來源: Wikipedia)

只要在心底裡,
還有一個猶太靈魂在渴望,
向前向著東方,
還有一顆眼睛望著錫安,

我們的希望還未破滅,
兩千年的古老希望——
成為自由的人民,在我們的土地上,
錫安之地和耶路撒冷。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tikvah)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